1998年,基金金泰和基金开元成立
本文摘自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编著的《基金》。
1997年11月14日,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结束了之前无法可依的局面,宣告了规范化新基金时代的到来。从监管体制上来说,这个办法明确了中国证监会作为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机关,从此,中国人民银行基本退出了国内证券投资基金业的管理。人们习惯将《暂行办法》颁布前的基金称为“老基金”,而把相关法规出台后的基金称为“新基金”。历史,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一、新基金公司的试点筹建
按照《暂行办法》规定,基金公司主要发起人为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最近三年连续盈利,每个发起人实收资本不低于3亿元。
其间,正逢国内证券业清理整顿,不少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被查出有挪用客户保证金、私自发债等行为,失去了发起资格。候选筹备人中,国泰证券、南方证券、华夏证券脱颖而出。
1998年一开年,基金部就在李佩霞处长的带领下,为首批新基金公司的设立申请忙碌起来。
1998年2月5日,证监会发出《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关于同意筹建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批复》(证监基字〔1998〕1号文),批复同意由国泰证券、中国电力信托、上海爱建信托、浙江省国际信托四家机构,联合发起筹建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同日发出的2号文,批复同意南方证券等发起筹建南方基金。
时任国泰证券总经理助理的陈勇胜被要求带队筹建国泰基金。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陈勇胜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建设银行总行,从事世界银行项目评估和境外融资业务,这一干就是10年。1992年10月,他调任国泰证券,分管国际业务部,这一干又是6年。1997年年底筹建国泰基金,他面临着人生中第二次事业转型,最终,他还是“冒险”进入了基金这个全新的行业。
正如华夏基金原总经理范勇宏所言,当年的基金公司刚刚起步,是非常小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大多愿意留在证券公司工作,不太愿意丢掉待遇丰厚的铁饭碗,从事不确定性很大的基金工作。
选择加入基金业是需要一定勇气和眼光的。所幸的是,每个新生行业的初期都不乏充满雄心壮志、从各方汇聚而来的英才豪杰。
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总有这样一些人风云际会。他们肩负使命,而这种使命将伴随其一生。
国泰基金在成立后,陆续吸引了包括吕俊、冯天戈在内的一批优秀年轻人;华夏基金筹备时,在范勇宏麾下就已经聚集了戴勇毅、王亚伟、郭树强、林浩、江晖等一批大将。
国泰基金作为中国基金业落下的第一枚“棋子”,掷地有声,开局就为后续的“棋局”奠定了合规、稳健发展的基础。
在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接受几家证券报记者采访时,陈勇胜特地带上了厚厚一沓复印件展示给大家看,这是公司成立之初就制定好的“58个规章制度”。
国泰基金是业内第一家使用门禁系统的,在交易室内启用从国外引进的电话语音、视频监控和交易行为自动记录等功能。陈勇胜带领着最初的国泰基金从细节上防范风险,“摸着石头过河”。
“基金金泰刚成立的时候,涉及投资组合的问题,中国证监会组织的基金行业的第一次飞行检查就来到了国泰基金。检查队一部分人去查了国泰证券的投资组合,另一部分人查了国泰基金的投资组合,看看两者有没有关联。检查的结果是,国泰证券和国泰基金都是合法合规运作的,是经得起考验的。”陈勇胜回忆说。
在他看来,监管部门十分具备战略眼光,规矩先行,使公募基金成为中国最透明也最合规的资产管理机构。
筹备约一个月时间,中国证监会发出了同意两家基金公司开业申请的批复。1998年3月5日,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成立。3月6日,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
这在中国基金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标志着规范运作的基金管理公司在中国正式扬帆启航。
二、确定基金金泰和基金开元产品方案
但当年第一批基金从业者似乎并没有因为创造了历史而骄傲,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手头的工作:基金发行方案、招募说明书、基金契约的制作,投资股票池的搭建等。
国泰基金开业那天,没有鲜花,没有喝彩,没有闪光灯,陈勇胜说,“我们就是在蹚路子”。
晚了一个月成立的华夏基金,正式开业时与这一幕极为相似。
4月9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正式在北京成立,同样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甚至连一个简单的仪式都没有。尽快成立公司,尽快发行基金,成为第一批基金管理人是范勇宏那拨人最大的心愿。
公司成立了,基金发行的安排,随之被提上日程。
海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基金业,通常是先从封闭式基金起步,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逐步转向开放式基金。中国基金业在试点初期,同样选择从封闭式基金起步。
监管部门对此也有着清醒的认识,时任中国证监会分管基金的副主席曾撰文解释了选择封闭式基金的原因:“虽然开放式基金在许多方面优于封闭式基金,但开放式基金对基金管理人、托管人、技术设施和市场监管的要求更高,超出了我们目前的能力。先由封闭式基金进行试点,有助于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逐步在法规建设、监管和基金管理等方面积累一定经验,培养出一批合格的监管人才和基金管理人才,在时机相对成熟时,再进行开放式基金的试点工作。”
王立新对媒体说,当时他负责制定公司章程、基金招募说明书这些基础工作。公司上下对于新基金的方方面面都极为重视,一丝不苟地在推进。
连对首批基金的命名,几家公司都绞尽脑汁。根据王立新的解释,基金“开元”有两层寓意,一是开辟基金业发展新纪元,二是我国历史上有过著名的“开元盛世”,“开元”寓意着行业发展的好兆头。
基金“金泰”这一名称,就是由“泰鑫鼎盛”而来。“当初我们想在之后的四个封闭式基金产品里,分别把这四个字连起来,即金泰、金鑫、金鼎、金盛,‘金’取自‘金色年华’,‘泰’即为‘国泰’。”陈勇胜回忆道。
华夏基金的首只产品的名称,也是范勇宏等人讨论了半天,最终才定下的“兴华”,取“振兴中华”之意。
3月9日,证监会下发两份批复,同意基金金泰和基金开元的发行设立申请。
两只基金均为契约型封闭式基金,存续期限为15年,发行规模均为20亿份基金单位,每份基金单位面值1元。其中,每只基金发起人认购0.6亿份基金单位,占基金发行规模的3%,在基金上市后一年内不得转让;基金发起人在存续期内须持有0.3亿份基金单位,占基金发行规模的1.5%,其余19.4亿份基金单位通过交易所系统上网面向社会公开发行。
基金产品的方案敲定了,接下来还需要一系列细化的规则。
三、封闭式基金上市交易规则准备
在随后的几天里,中国证监会连续下发了《关于做好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做好证券投资基金发行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参与了首批封闭式基金的试点准备工作。当时,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事务的一位牵头人名叫桂水发,一同参与准备工作的还有一位同事名叫林利军,他们日后分别出任了汇添富基金公司的第一任董事长和总经理。
林利军回忆,由于承载着试点的重任,一切工作都要高标准、严要求地进行。封闭式基金怎么发行、成立后的资金管理、上市后的交易、清算制度和估值,所有这些问题都被反复讨论斟酌、认真考虑。
在他的印象中,值得一提的一项安排就是,交易所为试点基金开设了“基金专用交易通道”,这是为了防止信息外泄。
在经过多轮讨论商议后,封闭式基金的上市交易逐渐形成了可行的模式,并形成了相关规则。
中国证监会随后批准发布了沪深两家交易所的《基金上市规则》,在基金发行工作细则上和账户开立等技术工作上都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四、基金金泰和基金开元上网定价发行
3月17日,国泰基金公司和南方基金公司在三大证券报上披露了基金金泰和基金开元的发行公告、招募说明书、基金契约等一系列发行文件,宣布基金金泰和基金开元将于3月23日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网定价发行。
而且,两只基金都特别规定了只向个人投资者发行,任何机构不得以个人账户申购基金。只买基金的投资者,可以只开设交易所的基金账户,各地开户网点于1998年3月18日开始办理开户手续。
3月23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基金金泰和基金开元分别在沪深两家交易所上网发行,正式拉开了试点新基金募集入市的历史大幕。
“那天,1600多亿元的资金蜂拥而至,都来抢购这两只新基金。而这两只基金的总规模各自仅20亿元。”陈勇胜回忆说。
两只基金的中签公告显示,基金金泰的有效申购账户数高达119.78万户,有效申购量为782.63亿份基金单位,认购倍数为40.34倍;基金开元的有效申购账户95.79万户,有效申购数量817.85亿份基金单位,认购倍数为42.15倍。
后台统计的申购情况表明,中小投资者申购账户数量较多,申购份额较少。简单地说就是,散户参与人数多,但买的量少。
为充分体现证券投资基金主要面向中小投资者的原则,按照中国证监会要求,基金金泰和基金开元的发行采取了分组配号、分组抽签的办法,即将投资人的账户按照申购量的大小来分组。当时分成了5万元以下、5万~35万元、35万~100万元、100万元以上四组,每一组分配相应的基金发售份额,向中小投资者账户适当倾斜,然后再采用摇号抽签方式,最终上述两只封闭式基金的平均中签率仅约为2.48%。
经过3月23日发行后数日的中签、验资过程,3月27日,基金金泰和基金开元两只基金宣布正式成立。
五、基金金泰和基金开元入市操作
3月27日中午,国泰基金拿到了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的验资报告,募集的资金已全部转入托管行的基金专户,这意味着下午1点开市,基金经理就可以买入股票了。
与如今个别新基金迟迟不敢入市不同,基金金泰第一任基金经理徐智麟显得果断得多,回忆起这个历史性时刻,他至今激动不已:“一开盘我就发出了第一笔买入指令,买入的股票都是我们早就研究确认下来的,总共有25只,包括上海机场和上海汽车等一批本地股。”
在此之前,国泰基金已经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周密的准备,组建了研究员队伍,搭起了股票池,对拟投资的股票有了一个初步的筛选。
对基金的具体操作风格,他们也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以价值发现为投资理念,崇尚价值投资,以被市场低估的价格和将被市场认同的趋向为入市契机,以稳健平稳的投资组合和较强的风险控制手段管理运作基金资产,以期为投资者赢得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国泰基金买入的动作确实比较快,根据7天后的上市公告书可以看出,截至1998年4月3日,金泰在股票组合上已买入4亿多元资金,“最终20亿元的资金,建仓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徐智麟回忆道。而当天的基金单位净值已达1.0175元,申购中签的投资者实际已处于浮盈状态。
六、基金金泰和基金开元上市
4月7日,基金金泰、基金开元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两只新基金的上市激发了市场热情。
当天9时30分一开盘,基金金泰价格即已高达1.45元,当天收于1.41元,中签的投资者当天获益40%,俨然如今的中小盘股上市首日的翻版。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基金金泰更是一度连续涨停,不到一个月时间,5月5日,基金金泰在盘中创出了2.43元的最高价,累计涨幅高达141%,一个月内基金金泰成交过百亿元。
同样,基金开元上市开盘价1.37元,首日涨幅34.7%,在随后一个月内也飙到2元,涨幅超过100%。
可以想见,当时市场是把基金当成新股来打,上市后也是当成新股来炒。但这仅仅是个开端,有了前两只基金的铺垫,5月8日上市的第三只封闭式基金,华夏基金旗下的基金兴华,一步到位,开盘价就达2.01元,首日涨幅115.8%。更疯狂的还在后头,1999年10月28日,基金裕元上市,开盘即飙升至2.45元,当日最高居然涨至10元,最后以6.20元收盘。
七、1998年成立6家基金管理公司
随着这几只试点基金的成功发行,其他基金管理公司的试点审批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1998年6月4日,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成立;7月13日,博时基金管理公司成立;12月22日,鹏华基金管理公司成立。
1998年全年一共成立了6家基金管理公司,发行了6只基金产品,合计120亿元的规模,前5只基金当年均已投入运作,第6只基金、鹏华旗下的基金普惠赶在12月3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网发行。
这6只基金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基金也成为老百姓理财的一项选择。行业刚刚起步的规模就已远远超过过往8年老基金的总募资量。
注1:本文摘自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编著的《基金》,特别感谢!
注2:本文封面照片取自任富财朋友圈,特别感谢!
注3:本文将归档在本公众号的“公募基金-基金历程”栏目。
相关阅读: